翩翩白衣 浓浓情
2008-09-28
翩翩白衣 浓浓情
——中山一院心脏外科ICU李锦娜护理师抗震救灾先进事迹
她是一名普通的护士,在平凡却神圣的岗位上每日做着繁杂而又忙碌的护理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九载春秋,她每日面对的是一张张被病痛折磨而失去光彩的面孔,听到的是一声声痛苦的呻吟,而她就在这样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在这特殊的人群里,用饱满的热情、温暖的语言、真挚的眼神、灵巧的双手、轻柔娴熟的护理技术、敏捷玲珑的身影、纯洁善良的心为病人排忧解难,送去炙热的爱心,送去新时代新青年的新风貌。她就是心脏外科ICU的护理师-李锦娜。
“护士是无翅的天使,她来到人间,用温柔的双手,为病人解除病痛。”怀着对解除苦难天使的无限憧憬,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李锦娜在199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附设卫校,1999年分配在中山大学附属一院.经过9年的磨练,从一名懵懂的新护士成为具有丰富经验的心脏外科ICU护理师。她热爱护理专业,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核心制度,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与同事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在工作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供整体护理”的服务理念为宗旨,以高度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和细心做好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赢得广大病人的信任.曾经多次参加病区的抢救工作,顺利完成心脏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的专护工作。2004年被评为优秀团员、2007—2008年度中山一院优秀护士。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地震骤然发生了,致使成千上万的四川同胞们遭受巨大灾难!汶川大地震震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了坐在电视机旁她的心。她焦急地想:“怎样才能为灾区人民做点事呢”
5月15日早上,当她知道医院在招募赴川抗震救灾的志愿者时,瞒着远在家乡的父母毫不犹豫地到第一个到科护长刘雅玲处报名参加了抗震救灾医疗志愿队。并反复和刘雅玲护长说:“护长,您要优先考虑我,我工作经验丰富,还没家庭负担,所以要让我去。”“我不怕吃苦,人民需要我去哪就去哪!”
终于,她如愿以偿,在5月16日晚上10点,她随着由中山大学附属一院、二院、三院、五院、六院共派出医护人员30余人组成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医疗队一起到达成都,并于第二天赶往绵竹县,一路依稀可见越来越多倒塌的房屋,当地居民用蛇皮袋搭的非常简陋的防震棚也越来越多。一到绵阳,她顾不上舟车劳顿休息一刻钟,满脑子想:“只要我们早一分钟投入工作,伤员的抢救就多一分希望。”走下汽车立即投入到护理灾区伤员的工作中去——在绵竹体育馆中心门口的临时医疗救助站里不停地协助医生抢救伤员、给伤员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给伤员做卫生防疫的宣教。
为了帮助更多伤员,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医疗队要求赶去任务更繁重、灾情更严重的地方——绵竹汉旺镇。赶到了这次地震灾情最严重之一的汉旺镇之后,就感到了此次任务重大的挑战和对他们医疗志愿队的考验。刚进镇里,空气里就弥漫着一股腐臭味,戴着厚厚的口罩还隐约可以闻到那股浓烈的味道。放眼望去,随处都是倒塌的残垣断壁;空地上搭满了各种各样的帐篷,有的就是几把伞下面躺着痛苦呻吟的受伤灾民,还有很多受伤的灾民干脆套着两床棉絮,躺在檐廊下,几近风餐露宿。灾区的同胞都在那里痛苦地呻吟、挣扎,一种痛心和把一切置之度外抢救病人的急切和激动,涌上她的心头,她与抗震救灾队一行在兰平教授的带领下,带了大量的医疗物资,在汉旺中学旁立即着手建立了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医疗救助站。冒着余震的危险,投入了彻夜不眠的紧急救人的进程!由于地处伤员出入的要道,很快便收治了大量的伤员。伤员中,大多是骨折、外伤病人,有的病人是自救逃生,有的是部队官兵把他们救出来,大量的清创缝合、固定夹板等手术等待着他们。一位60多岁的老伯伯,他左手手掌背面因逃生时被落石砸伤,当时没得到及时处理而严重感染,伤口里还残留着碎石。“锦娜,帮我准备清创包、刀片和绷带。”陈教授说。她迅速准备好物品,没有手术台,瘦小的她就去搬来沉重的桌子来替代,协助医生给老伯伯认真清创包扎,并按医嘱给他足量抗生素和指导他到附近医院继续治疗,临走前,锦娜还千叮万嘱老伯伯要引起重视,不可延误病情,要不有可能因严重感染坏死而截肢。老伯伯感动得老泪纵横,说:“谢谢你啊,你们就像是我的亲人一样!”“这位是Coiiie’s骨折,请帮我牵拉固定”,张医生一说,陈医生已做好准备配合了。细心的她,已经看到伤员痛苦的表情,她马上上前紧紧握住他的另一只手,轻轻地告诉他:“别怕,固定好了很快就会恢复,我会陪在你身边。”伤员复位成功了!她脸上也露出久违的笑容。
“哇……我好想我的同学,我真的不敢闭上眼睛睡觉,一闭上眼睛就是那一个个可怕的场景……呜……呜……好害怕啊!”一个12岁读五年级的小女孩包扎伤口过程中,诉说这次地震失去了最好朋友时在她面前大哭起来,眼神里还透露出恐惧和无助感。她拉着她的手,陪着她聊天,不停地安慰和鼓励她,“好孩子,别害怕,一切都过去了。”锦娜希望用她的言语可以缓减女孩心中的悲痛和去除心理的恐惧阴霾。接着母亲似地将她的头揽在肘弯里,在春风化雨般的声音里,抽抽噎噎的小女孩情绪逐渐平静下来,渐渐睡着了。另一位50多岁的张阿姨,一脸茫然,诉说她刚新盖的房子也逃不过此劫,自地震发生以来,她经常失眠,老想着那栋房子,那可是她全家好几年的积蓄换来的,一瞬间就变成废墟。张阿姨不断地叹气,锦娜一边握着阿姨的手,一边静静地听着倾诉,然后告诉她:“阿姨,别担心,在党和各界人士的支持和援助下,你们很快会重建家园,很快获得家的温暖。”……象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发生很多。在这特殊的战场上,她一方面要连续不断地配合清创、换药、缝合,输液;另一方面还要做好灾区群众的心理疏导,精心做好心理治疗。同时还要指导灾区群众如何自救,如何预防灾后疫情的流行健康宣教工作等……救治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在困难面前她没有退缩,勇敢地承担了这份责任。
在5月19日2:28PM,全国哀悼日,她看到几万当地灾区的人民在默哀,有人相互拥抱着痛苦地哭泣,有人双膝跪地久久不起。此时此刻,她眼泪夺眶而出了,心里默念着:“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希望无数个失去亲人的人们重新寻得生存的信心,希望孤雏再获得家的温暖!希望能尽全力去帮助他们!”
从16日至23日,她坚守在抗震救灾第一线,面对着种种危险,为了抗震救灾的胜利,为了灾民们重获得新生的机会,双眼熬红了,身体虚弱了,体重也下降了,没吃上一顿热腾腾的米饭,全靠冷冰冰的干粮充饥;即使睡在帐篷里,遇过外面下大雨,里面滴水珠;但她克服了随时有余震影响自身安危的威胁;克服了四五天无澡可洗,无衣服可换,并且忍受着因卫生条件差导致右上肢和背部散在湿疹的瘙痒;克服了因工作繁忙导致胃痛的发作,尽心尽力地护理着每一位伤员。
这位身着白衣的天使,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展现着护理工作者的无私风范,表达着广东省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的毅力和决心:大灾面前,众志成城,团结一致,不畏艰辛!为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而奋斗!我们在她和所有救灾助人的青年志愿者身上看到了闪现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互助友爱、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着无私的大爱。
从16日至23日,她坚守在抗震救灾第一线,面对着种种危险,为了抗震救灾的胜利,为了灾民们重获得新生的机会,双眼熬红了,身体虚弱了,体重也下降了,没吃上一顿热腾腾的米饭,全靠冷冰冰的干粮充饥;即使睡在帐篷里,遇过外面下大雨,里面滴水珠;但她克服了随时有余震影响自身安危的威胁;克服了四五天无澡可洗,无衣服可换,并且忍受着因卫生条件差导致右上肢和背部散在湿疹的瘙痒;克服了因工作繁忙导致胃痛的发作,尽心尽力地护理着每一位伤员。
这位身着白衣的天使,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展现着护理工作者的无私风范,表达着广东省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的毅力和决心:大灾面前,众志成城,团结一致,不畏艰辛!为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而奋斗!我们在她和所有救灾助人的青年志愿者身上看到了闪现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互助友爱、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着无私的大爱。
抗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白衣天使青年志愿者们,你们不顾余震仍频,不怕山体滑坡,不畏堰塞湖告急,头顶危险,毅然决然地冲上前线拯救伤病人员。你们胸前配戴的“志愿者徽章”必将铭刻在抗震救灾的史册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熊伟昕
二00八年五月三十日